2023年,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环境对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持续加大。国内汽车行业加速内卷,竞争愈加激烈,优胜劣汰加速。面对困难和挑战,公司董事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充分的发挥董事会在战略引领、科学决策、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带领公司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经营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69亿元,同比增长4.00%,实现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24.68%。公司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势头。
一是根据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公司投资10.5亿元建设了年产5万吨轻合金压铸产能项目,形成以铝合金铸造、机加工及总成预装配为核心业务的低压铸造和一体化高压铸造产品的制造能力。整个项目建设完成达产达效后,将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为满足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产品的原材料需求,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升产品盈利空间,公司向产业链前端延伸,投资3.6亿元在常州溧阳建设了年产3万吨铝型材挤压产能项目并于2023年年初全部建设完工并实现量产,大大降低了电池托盘产品的成本,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以上项目建设,进一步地完善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的战略布局,加快了对新能源产品研发技术体系的建立,由此形成了型材挤压、压铸等主流铝合金成型工艺的制造能力,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产品定制化开发,为不一样的客户不同产品提供多样化的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实现批量、规模化量产,满足公司未来开发“替代产品”和市场拓展的需要,公司由此将逐步成为国内轻量化“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围绕优势产业做加法,启动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专项工作。
为充分利用长期资金市场资源配置和融资功能,提升公司总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充分论证,启动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专项工作,拟收购控股子公司江苏恒义另外的股东持有的54.2%的股份。本次收购如顺利完成,将进一步推进公司集约化管理与运营效率的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次收购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及经营发展的需要,对公司长远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是公司不断巩固与现有主机厂客户的配套关系,获取多款燃油车新车型和新能源车型定点项目,为客户开发配套车身零部件产品;二是公司加快拓展新能源赛道增长空间,积极开拓新的客户资源,持续加大对新势力、自主品牌增量项目的开拓。冲压焊接零部件产品和电池托盘产品新获新势力、自主品牌相关车型配套项目。2023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收入177,465.36万元,同比增长74.6%,在公司整个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34.74%,同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向新能源转型持续推进,预计在国内头部新能源电池企业和主机厂的销售占比将有望继续提升,将助力公司经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全年完成研发投入1.84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3.43%。全申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4件项,实用新型6项;全年获得专利授权12件,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6项。截至2023年末,企业具有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52项,外观专利2项。公司依据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及客户的真实需求,不断研究新工艺、新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持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新产品。公司现已完成高强铝合金、新型镁合金等新材料的系统研发,进入了汽车关键零部件创新攻关领域,并向储能电池集成技术、动力电池集成技术、整车轻量化技术开发等系统集成领域拓展。在产业链布局方面往产业链上游延伸,完成了铝型材挤压产业化项目建设以及正在实施低压铸造和一体化高压铸造的产能项目建设。随着产品设计和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凭借公司在产品协同研发、精细制造和产能规模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与各大整车厂的合作伙伴关系更加紧密。
一是促销增收提效,落实销售目标责任;二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压实成本责任,明确成本费用标准;四是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五是强化质量管控,提升客户满意度;六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七是强化采购节支保供措施,缩短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供效率;八是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九是加快货款回收,消除坏账风险。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商用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新能源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我国乘用车已经连续九年超过2,000万辆。相比之下,2023年汽车出口表现更加抢眼,并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汽车出口从2022年的311万辆,增加到2023年的近500万辆。
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助于汽车行业稳定增长。随国家促消费、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系列政策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2024年我国汽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形态趋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总销量为310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680万辆左右,商用车销量为42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50万辆左右,出口量为550万辆左右。
公司主要是做乘用车车身零部件、相关模具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托盘、电机轴、电机壳、储能箱箱体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汽车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强生产制造能力、同步开发能力和整体配套方案设计能力的专业厂家。直接或间接为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大众、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上汽通用、特斯拉、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上汽时代、宁德时代300750)、蜂巢、亿纬锂能300014)、小鹏等整车及动力电池公司可以提供产品配套。
根据本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企业主要采用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接单生产”配套经营模式,即在通过客户认证的前提下,由公司营销开发部获取客户的招标信息,并组织技术开发部、质量部、财务部等部门共同协作完成标书,在产品成功中标后与客户签订供货合同,再按订单进行批量采购、生产、供货。
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行业进入壁垒,供应商只有经过整车厂评审认证后,在不断的合作中,才能得到整车厂信任和依赖。因此优质和丰富的客户群体,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公司与国内主要整车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国内知名汽车整车厂商的零部件一级供应商。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研发,公司在自动化冲压模具的设计、螺母板成形模具与工艺优化、冲压过程CAD仿真技术及优化、高强度冲压件应用开发及冷冲压模具成型工艺、多工位级进模具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积累了一批在乘用车冲压及焊接总成件行业的核心工艺技术。
公司拥有一支开发经验比较丰富的研发设计团队,在发动机整车隔热件、乘用车支架、乘用车纵横梁、乘用车立柱等多个系列新产品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从概念设计、三维建模、数字化样件匹配及快速成型,到工装、模具、检具设计及制造等诸多流程,公司可实现与客户的同步设计开发,合作客户包括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本田等国内外汽车行业巨头。
公司现为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经过多年不断地积累和研究,公司吸收和掌握了乘用车冲压零部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并且在传统冲压件零部件加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开发,拥有了高精度、高强度的自动化冲压模具设计、级进模设计、高强钢与超高强钢的热冲压模具与工艺研究、螺母板成形模具与工艺优化等一大批自主研发的模具核心技术。
公司配套产品的标准化涵盖产品构造标准化、材料标准化和辅助工具标准化三个层面,其通过执行标准化管理,实现了产品设计、制造、使用维护过程的可重复性、高效率性和低成本性。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ERP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控制生产流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逐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将成本控制纳入研发目标,在产品设计和结构上的布局、原材料采购、制造工艺、质量检验等所有的环节来优化,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质量成本。
公司拥有多年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开发和生产经验,成熟可靠的成品检验手段和检测的新方法。能够按照德系、美系、日系、韩系、自主品牌等不同整车厂的标准,对产品试验检测,并能承担冲压及焊接零部件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全过程的精密测量和产品性能试验。
公司通过U9ERP、MES系统的上线运行达到精准管控目的。从供应商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现场管理、库存管理到产品交付、客户使用信息反馈等全方位进行全过程的精确控制。公司长期推行生产现场6S管理,积极努力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功能,降低单位人工成本,提高生产人员的工作效率,对现有生产设备实施自动化改造和升级,较好地控制了生产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9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增长24.68%。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没发生重大变动。
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出台鼓励汽车消费和放宽限购限牌等多重利好政策的影响下,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延续相对来说比较强的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快速地增长,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车企将继续扩大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布局,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分化,将呈现出联盟作战和巨头通吃的格局,合资车企所依赖的燃油车市场将继续萎缩。
整车厂竞争白热化,通过价格战抢夺市场占有率,对上游零部件生产企业必将带来不利影响。零部件生产企业应认真判研行业形势变化,努力提高自身应变能力,采取比较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聚焦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构建新能源轿车零部件产业链新发展格局,以建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为目标,全方面提升公司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协同发展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打造有技术含量、有品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平台。
2024年,公司将围绕“党建引领定战略,稳中求进谋发展;择优开发总成件、生产制造数智化;品质创优扩市场、实体经济夯基础;严格执行证券法、资本运作保合规;压铸项目夺先机、必保投入创高效”的工作思路,抓好公司治理、战略决策、风险防控等各方面工作,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2024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通过加大优势项目投资、推进新产能快速释放、优化市场布局、深挖内部潜能等措施,提质增效,促进公司经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二是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发展。在传统燃油车业务方面,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全力守住优势。在新能源业务方面,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做好低空经济战略布局,加强与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的合作,加快推进华汽新能源轻合金压铸项目建设,早日达产达效,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抢占更多市场,为客户提供优质合格产品。
三是推进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融合发展,做好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专项工作,助推核心主业更好地发展,通过集约化管理与运营效率的提升,实现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的提高。
四是推进对控股子公司经营层的契约化管理,明确权利与义务,优化业绩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制定年度及任期经营业绩目标,严格按照经营业绩责任要求进行业绩考核及兑现。
五是进一步发挥独立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作用,提升董事会科学高效决策能力。积极组织董事参加相关业务培训,持续提升履职能力,提高自律意识和工作的规范性,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
六是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七是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使股东及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掌握公司运营动态,注重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为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虽然公司不断推进产品升级、管理升级、服务升级,但随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如果公司不能巩固并增强已有的优势,将存在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受复杂的外部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大宗交易商品价格持续波动上涨,对公司成本控制带来较大的压力,对公司业绩可能造成影响;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产业结构优化,对人才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公司需在人才的引进、激励、培训等方面进一步突破创新,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研发队伍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营销队伍开拓能力。
券商今日起部分岗位全面复工 业内人士测算近日累计开户数量需求在千万左右
重磅信号!低风险资金,大举涌入,谁是下一个“猎物”?低估值超跌龙头股曝光,仅17只
券商今日起部分岗位全面复工 业内人士测算近日累计开户数量需求在千万左右
券商今日起部分岗位全面复工 业内人士测算近日累计开户数量需求在千万左右
周一至周日 7:30-17:00